女孩再度走向了艾莉的書櫃,當她伸長手臂時,裙底的隱密的三角地帶輕易的曝露在了艾莉眼前,這讓讓艾莉感到煩躁,但艾莉仍然敏銳的察覺到了她與普通女孩行為上的不尋常,但這樣的不尋常,還遠遠不足以讓艾莉對她的形象產生認知上的動搖,並形成一個新的論點。

 

"我很無法喜歡上浮士德,也討厭羅莉塔,但我從沒看過像局外人這麼乏味、無聊,怎麼說呢,我無法形容。"

 

"我想你大概也會討厭卡夫卡,對吧!"


"對,我不喜歡蟲子,也無法成為那些知識分子,就算看過了那麼多故事,我也不過是個平凡人,沒有人真正在乎藝術的本身,我也是一樣的。"


"我想這裡應該沒有你所需要的東西,因為你討厭所有的東西,你既討厭那種對於改念的一種美好頓悟,那樣形而上的美。也討厭鉅細靡遺、肉慾橫流具體的事物,那種物質上的美,你知道嗎,所有事物的本質都被你所討厭了。"

 

"聽著,沒有人真正的喜歡任何東西,他們只是在妄想中尋求美感,我們不過都是身處在薛丁格盒子裡的的貓罷了,文學的本質就是由此而來的,無法實現慾望的人們,會說自己無所慾求,所有人都是庸俗的,他們都在從欺騙自己的妄想裡尋求美感,又在這層美中尋找他們的價值,當所有事物都有它的價值、都能被理解,那就沒有任何事物不庸俗了。"

 

"你覺得被文學放棄了嗎?你覺得讀了那麼多的文學就能了解人性了嗎?但是,你或許忘了,文學最初的出發點不過是心的極端表現,他無法概括所有的人性,他不過是鑽牛角尖,再鑽牛角尖之下的產品,文學是一種過濾後的浪漫,你不該喝過自來水,就以為所有的水溶液都可以飲用。"

 

"你為什麼會覺得這透明的液體是自來水呢,它應該是它自己,而不是別的東西,在我們對它產生了認知的前一刻,它明明還是它自己,我們卻要用認知去詮釋它,讓它變成一個庸俗不堪的概念。"

 

"我不懂你為什麼要欺騙妳自己。"

 

"這世界上既然存在了文學,又為什麼要存在法學,假如他們同樣重要,那他們都不再重要了。那我們又是為了什麼而依存?"

 

"法律能依仗邏輯的名義行騙,但再美的辭藻都無法帶你逃離傷痛!!"

 

"受傷了,沒有錯,為了自己而活,也沒有錯,你可以恨那些讓你受傷的人,但你不該流於感性,不該欺騙你自己!"

 

"你才再欺騙你自己!"

 

女孩憤怒的奔出了房間,裙子在身體劇烈運動的影響下,呈現高頻率的波動,彷彿又能看見那若隱若現的隱密之處,當她關上了房門,艾莉又陷入了深深的睡眠之中,艾莉在夢裡想起了許就未見的妹妹,又想起了鄰居可愛的女兒,她的年紀大概就像她那麼大,最後艾利總算是想起了那個男人,一個或許不該想起來的人。

 

迷濛間,艾莉感到了疑惑和茫然,一切的答案似乎都違背了形式邏輯學的基本定律,既存在又不存在,彷彿存在,彷彿不存在。
 

這也許就是艾莉會感到如此煩躁的原因吧......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終於能更新了

老實說我為了回憶當初的感受

又回去看了林奕含的訪談

老實說她的書我也只看了試閱的部分

總覺得心裡實在是難以接受如此晦暗的一本書

感覺沒有什麼意外的話

像是突然就很想看之類的

我想大概不會再有機會去看這本書了巴

當初第一次閱讀她的文字的時候

我曾經覺得那是多麼漂亮到讓人嫉妒的文筆

現在再度相遇卻不再有當初的瑰麗與震撼

反而讓人無限唏噓

有種用著虛幻美麗的字彙打造一本地獄的感覺

真想問她這又是何苦呢

苦苦為難自己

佯裝是局外人、以旁觀者的角度也無法改變那些痛苦

我想她需要的是出口

她想尋求一種解脫

她不甘心也不想承認也不願意面對

自己那些曾經高傲的優越感

這些優越感讓她找不到一個台階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隨便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